展理念Curatorial Concept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以「漂流木演義」為題,14位當代藝術家及4位在地共創團隊進行木質材料的創作,並結合館內的大型展演活動及夜間開館活動,並透過藝術進校及在地社群的合作與倡議,讓整體活動能結合美術館的美學能量與地方社群深耕地方所累積的社區設計方案,進行更深度的合作,也讓這樣創新連結能帶動地方整體的觀光效益。

「漂流木演義」概念是一個深具象徵意義的藝術主題,通過漂流木這一具體的自然物來探索地方的時間、變遷、記憶以及生命的流動性。這個概念不僅涵蓋了自然界的物理漂流過程,還映射到人類生活的種種隱喻,並以此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
流動與變遷的象徵
漂流木的形成是時間和自然力量的直接結果,它隨著水流或風的推動漂向未知的地方。這一過程象徵著生命和事物的流動性、無常與不確定性。這種流動可以比擬人生的起伏、記憶的變化,甚至是社會環境的變遷。漂流木作為時間的痕跡,反映出一個個體或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所經歷的變化、遺忘和重生。
記憶與歷史的承載
每一塊漂流木都可能帶有過去的記憶或是歷史的痕跡。它可能曾經是某棵樹的一部分,經歷過歲月的洗禮,甚至是受到人類活動影響而被帶到海洋或湖泊中。漂流木可以被視為一個“記憶容器”,承載著自然與人類社會間的互動。藝術家可能會藉由這些木材的紋理、顏色和形狀來表達歷史的變化,或通過物件的再生來探討記憶的再現與遺忘。
環境變遷與生態意識
漂流木不僅是一個自然現象,它也是環境變遷的證據。隨著氣候變化、水位上升和生態破壞,越來越多的漂流木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海灘和水域中。這種現象使漂流木成為關注環境與生態問題的重要象徵。藝術家可以通過漂流木來表達對自然破壞的反思,或利用這些木材進行回收創作,呼籲觀眾關注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
空間與時間的對話
漂流木隨著水流漂移,不僅在物理上移動,也在時間上形成了對話。它的漂流代表了時間的流逝,而每一塊漂流木都擁有獨特的生命軌跡。藝術家可以通過空間的轉換來探索漂流木在時間中所承載的意義,例如將漂流木放置於不同的地點或結合音效和視覺元素來呈現其隱含的時間感。
 
總結來說,漂流木的演譯概念是一個多層次且富有深度的藝術命題,涵蓋了自然的流動性、生命的過渡、記憶的再現及生態與環境的深刻關聯。它邀請觀眾在藝術的語境中重新認識人類、自然與時間之間的脆弱與共生。
0
展單位簡介Curator’s Introduction
朱銘美術館
創辦人朱銘以推廣「雕塑藝術」和「兒童藝術教育」為宗旨,自1999年開館以來,致力讓藝術的種子種活在每個人的心田。館內典藏朱銘《鄉土系列》、《太極系列》及《人間系列》等經典作品,展示空間以戶外為主,氣勢磅礡的雕塑座落在鄰山面海的景色之中,提供社會大眾暢遊於藝術與環境之中,並透過展覽、工作坊、營隊、館校合作等展演活動,持續在台灣美學教育進行永續的扎根行動。
浪金山
致力於北海岸的地方創生與文化推動,創辦人蔡文培召集一群熱愛北海岸的青年組成團隊,自2019年起,透過線上Podcast媒體與線下複合式空間的整合營運,展現北海岸的獨特魅力,「浪金山」不僅挖掘並分享扎實的在地故事,更通過其複合式空間提供餐飲、交流聚會和旅遊資訊等實體體驗,為在地社群與訪客創造豐富的互動機會,共同營造出一個既有趣又有意義的品牌生態系。
子隆山房
雕塑家張子隆以「與自然共生、生態永續」為理念所創辦的藝術場域,2019年成立以來,致力於提供國際文化、藝術創作交流及生態論述的跨域對話的平台,提升北海岸在地社區對於公共空間環境美感認知,自2023起,推動北海岸駐地創作計畫,從生態關懷,環境永續的觀點出發,以生態採集、回收物為素材回應自然再生的理念,共舉辦12場北海岸環境藝術工作坊,透過藝術行動連結北海岸地區。
食考房
致力於推廣北海岸食魚文化,透過料理、體驗與食育,讓人們重新認識海洋資源與地方飲食的價值。創辦人張正忠以當日現流漁獲與在地當令食材為核心,強調「吃當地、吃當季」,創造料理與環境共鳴的飲食體驗,連結漁村、海洋、食材、生產者與消費者,分享漁業文化與海洋永續理念,讓每一道料理都承載著地方故事,透過味覺、視覺、觸覺感受城市特色及文化。
聯合策展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 : 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北海藝創X二號空間

由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策劃、以北海岸大屯里山的概念為發想;邀請英國藝術家Martyn Barratt與藝術家曾俊豪,於北海岸的鄉村聚落,規劃兩件地景作品:生生不息(A valley story)、漂浮的山(Floating Mountain)。以大屯里山為題材,結合生態永續概念進行現地創作。

〈憨吉囝仔。蘿織未來〉以在地藝術家及地方創生團隊「北海藝創X二號空間」攜手帶領社區「共創」,結合地方「共好」、產業「共學」等,透過竹子、陶藝、拓印與彩繪等媒材與技法,轉化土地與文化記憶,在季節限定(地瓜、蘿蔔)田中展現!

覽地圖Map
新消息News
好評爆棚!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人氣最美文創地景作品 「續留」白沙灣與朱銘美術館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自7月開幕以來廣受好評,展期已於9月28日結束,為持續帶動北海岸地區藝術文創觀光,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洽商在地藝術家特別保留部分作品,讓藝術及文創能量持續在北海岸流動;包括白沙灣遊憩區3件作品《潮生木語》、《海浪與山脈是我們的家鄉》、《島嶼種子Ⅱ》及朱銘美術館館內2件作品《水種子》、《對於漂流的想像》,都將持續於原地展出,邀請民眾持續來北海岸親近藝術、感受自然。

 

藝術攜手在地單位 以大屯里山與社區共創為題

本屆藝術季結合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北分署聯合策展,串連「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及「北海藝創 X 二號空間」,分別推出兩大具代表性的創作計畫:陽住國際山海藝術中心以「大屯里山」的概念為發想,邀請英國藝術家Martyn Barratt與藝術家曾俊豪,共同規劃兩件地景作品—《生生不息》與《漂浮的山》。作品結合北海岸鄉村聚落的環境特色與生態永續理念,透過現地創作,展現土地的生命力與自然循環的寓意;北海藝創 X 二號空間則推出《憨吉囝仔。蘿織未來》,由在地藝術家許俊翔、王宏祥、趙玉燕、李振盛攜手地方創生團隊,帶領社區共同創作。作品融合「共創」、「共好」、「共學」的精神,透過竹子、陶藝、拓印與彩繪等媒材與技法,轉化土地與文化記憶,並於季節限定的地瓜田與蘿蔔田中展現,呈現北海岸農村文化的生命故事。

 

藝術及自然常駐北海岸山海間能量不止於展期 邀您繼續感受北海岸之美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不僅是一場夏季的藝術盛會,更希望透過作品的延展與社區的共創,讓藝術長久紮根於土地。展期雖然已於9月28日結束,但仍有數件藝術作品將持續陪伴民眾,也誠摯邀請大家走進北海岸,探索自然、人文與藝術交織的多重風景。

 

更多藝術季相關活動資訊請見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專屬網頁及「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Facebook粉絲專頁,隨時掌握最新展演與活動內容。

北觀處官網:https://www.northguan-nsa.gov.tw
皇冠海岸觀光圈:https://theme.northguan-nsa.gov.tw/crowncoast/
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https://www.facebook.com/northguan/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網站:https://www.northcoastartsfestival.com
 
【藝術漂進生活!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九月精彩活動登場】


由交通部觀光署指導、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朱銘美術館承辦的「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於七月揭幕後持續吸引民眾共襄盛舉。後續藝術季活動陸續展開,進一步擴展至北海岸多處場域,從朱銘美術館延伸至金山市區與基隆八斗子在地友善餐廳,推出涵蓋手作共創、在地走讀、街頭音樂與作品導覽的豐富節目,現在至9月也持續邀請全民參與,一起「玩藝術、玩生活」。

漂流木走進生活場景,連結人與土地
八至九月以漂流木為靈感,策劃多場兼具藝術性與參與感的【工作坊活動】,包括《漂流魚跟我回家》、《漂流排排樂》、《圈住一片海》等親子共創體驗,週末於朱銘美術館舉行,適合大小朋友共同參與。
為了讓觀眾更深入了解作品內涵,藝術季9月份持續推出【藝工導覽】,邀請民眾於9月6日(六)及9月13日(六),參加由藝工團隊引領解說的展品導覽,介紹位於朱銘美術館內的5件作品《水種子》、《剖面》、《對於漂流的想像》、《漂流.隧》、《秋天耳語》及於白沙灣遊憩區的《島嶼種子II》,透過聆聽與感知,探索作品背後的靈感來源與環境意涵。
藝術季展期間加碼推出「打卡贈好禮」活動,拍攝藝術季任一作品,上傳至FB或IG打卡發文,標記朱銘美術館官方帳號並Hashtag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及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至朱銘美術館服務中心出示予現場人員確認,即可兌換限量小禮物「海玻璃吊飾」!

在地策展連線北海岸 展開多元藝文旅程
除朱銘美術館主展場活動外,今年特別攜手三組深耕地方的策展團隊—「浪金山」、「食考房」及「子隆山房」,推出融合自然、人文與創作的區域策展系列,邀請民眾以雙腳丈量土地、用雙手與自然共創,開啟一場從山海到心靈的夏日藝術之旅。
區域策展活動包含:浪金山 Wave in Jinshan|漁村深度走讀《磺港・山海巡禮》、工作坊《漂流・魚路》;食考房|海廢創作工作坊《潮木・旅程》系列:《魚・游》、 《木・光》、海洋餐桌體驗;及子隆山房|環境藝術工作坊《流動的身體》:漂流之身-生態舞蹈工作坊、漂流木共身-空間與身體共構工作坊、生態舞蹈現場演出及座談會。
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期待透過這些區域策展活動,讓藝術不僅停留於展場,更深入地方日常,與土地與社群產生緊密連結。誠摯邀請民眾於夏季前往北海岸,在創作與參與之間,發現生活的另一種可能。

  更多藝術季相關活動資訊請見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專屬網頁及「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Facebook粉絲專頁,隨時掌握最新展演與活動內容。
北觀處官網:https://www.northguan-nsa.gov.tw
皇冠海岸觀光圈:https://theme.northguan-nsa.gov.tw/crowncoast/
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https://www.facebook.com/northguan/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網站:https://www.northcoastartsfestival.com

【搭上台灣好行皇冠北海岸線 走入夏日山海藝境】限量藝文套票熱銷中,一票暢遊北海岸

今夏最具藝術氣息的北海岸旅行方式,就從「台灣好行-716皇冠北海岸線」啟程!由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下稱北觀處)主辦、朱銘美術館承辦的「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下稱藝術季)」於7月18日至9月28日於北海岸帶來期間限定的藝文風景。搭上皇冠北海岸線,輕鬆穿梭自然與文化景點,不需自駕也能暢遊北海岸。

配合藝術季開展,北觀處推動的台灣好行皇冠北海岸線特別推出限量300套「朱銘藝文好時光」超值套票,每套新台幣250元(原價510元),內容包含朱銘美術館門票、美術館禮品部100元抵用券,以及北北基好玩卡交通一日券各1張。交通一日券可於當日不限次數搭乘雙北捷運、公車(不含編碼4碼之公路客運)與皇冠北海岸線。首波套票於台北國際旅展搶先開賣,廣受好評,7月28日起於太陽網線上平台(https://suntravel.3tez.com/product/detail/1617)販售,每人限購5套,數量有限,售完為止。

本屆藝術季以《漂流木演義》為主題,藝術家運用漂流木創作大型地景裝置藝術與公車亭再造,主展區設置於白沙灣遊憩區(3件)、朱銘美術館(5件)。北海岸沿線公車亭包含富基漁港、富貴角燈塔、石門洞與十八王公廟等站點,融合自然地景與創意巧思,讓旅客在移動中即能感受藝術氛圍。

北海岸藝文一日遊程,自由行旅客從捷運淡水站出發,搭乘716皇冠北海岸線(發車時間08:00、09:15、12:30、13:45),約90分鐘可直達朱銘美術館,欣賞漂流木藝術作品及館內常設展後,前往金山老街品嚐在地美食、選購特色伴手禮,最後至金山萬里溫泉區泡湯放鬆。也可選擇搭乘716、862或863路線至白沙灣遊客中心站,欣賞大型地景裝置藝術作品,若仍意猶未盡,再搭乘716路線至朱銘美術館一覽藝術季作品。沿途一邊欣賞藝術公車亭,一邊欣賞海天一色美景,回程可至淺水灣(大崛站/淺水灣站下車)挑間海景咖啡館享用午茶甜點,為旅程畫下美好句點。

藝術季期間,朱銘美術館同步推出限定優惠票價,每人僅需200元(原價350元),購票即贈限量「食藝散策|北海岸藝術季×朱銘美術館限定食旅」優惠券(持有「朱銘藝文好時光」套票者至現場亦可領取)。活動期間每逢週五至週日,美術館提供金山市區與館區間的免費接駁服務(金山發車時間:10:30、12:30、14:00;美術館發車時間:13:40、15:40、17:00)。

台灣好行皇冠北海岸線「朱銘藝文好時光」套票結合交通服務與藝文體驗,一票玩遍自然、人文與藝術展區,不僅降低交通門檻,更為自由行旅客打造最省力又豐富的北海岸旅遊方案。今夏,不妨搭上皇冠北海岸線,開啟一場藝術與山海交織的夏日旅程。

另外,自114年8月1日起,皇冠北海岸線「金山遊客中心(獅頭山公園」站牌將遷移至獅頭山公園入口,並更名為「獅頭山公園(金山遊客中心)」站。 相關資訊請參考

台灣好行:https://www.taiwantrip.com.tw/Frontend/Route/Select_p?RouteID=R0018

2025福爾摩沙北海岸藝術季網站:https://www.northcoastartsfestival.com

北觀處官網:https://www.northguan-nsa.gov.tw

北觀粉絲團-幸福北海岸:https://www.facebook.com/northguan/

朱銘美術館:https://www.juming.org.tw/mainssl/modules/MySpace/index.php?sn=ec&pg=ZC389784

共活動Event
象影片Video
etr2W5VVe3I